8字成语的成语

共 1041 个成语

8字成语的成语有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】【顺我者吉逆我者衰】【精诚所加金石为开】【跑了和尚跑不了寺】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】【莫踬于山而踬于垤】【千夫所指无病自死】【称薪而爨数米而炊】【孟不离焦焦不离孟】【进思尽忠退思补过】【福不重至祸必重来】【好借好还再借不难】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】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】【黄狸黑狸得鼠者雄】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】【豪厘之差将致千里】【捉贼见赃捉奸见双】【路在人走事在人为】【窃钩者诛窃国者侯】【猩猩能言不离禽兽】【一物不成两物见在】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】【道不拾遗夜不闭户】【兵藏武库马入华山】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】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】【男大当娶女大当聘】【三尸乱爆七窍生烟】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】【养儿代老积谷防饥】【顺之者昌逆之者亡】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】【有福同享有祸同当】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】【自我得之自我捐之】【翻手是雨合手是云】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】【恩人相见分外眼青】【再实之木其根必伤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8字成语相关成语

书不尽言言不尽意

shū bù jìn yán , yán bù jìn yì

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指语言、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,然则圣人之意,其不可见乎?’

详细解释

顺我者吉逆我者衰

shùn wǒ zhě jí , nì wǒ zhě shuāi

顺从我的就会吉利,违背我的就会衰亡。出自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20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处事。顺:顺从;吉:吉利;逆:

详细解释

精诚所加金石为开

jīng chéng suǒ jiā , jīn shí wéi kāi

人的诚心所到,能感动天地,使金属和石头毁坏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广陵思王荆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精诚:

详细解释

跑了和尚跑不了寺

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sì

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。出自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九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。 复制出处: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九章

详细解释

一波未平一波又起

yī bō wèi píng , yī bō yòu qǐ

一个浪头尚未平复,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。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,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,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。出自宋・姜夔《白石道人诗话》。

详细解释

莫踬于山而踬于垤

mò zhì yú shān , ér zhì yū dié

没有因登山而绊倒,反而被小土堆绊倒了。比喻小问题常易被忽略,因而赞成错误。也指在小事上出了大差错。出自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,

详细解释

千夫所指无病自死

qiān fū suǒ zhǐ , wú bìng zì sǐ

为众人所指责和反对的,必然趋向灭亡。出自《汉书・王嘉传》。唐・柳泽《论时政书》:千夫所指,无病自死,不其然欤?千夫:很多人;指:指责。为众人

详细解释

称薪而爨数米而炊

chēng xīn ér cuàn , shǔ mǐ ér chuī

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斤斤计较,形容吝啬或贫穷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泰族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。

详细解释

孟不离焦焦不离孟

mèng bù lí jiāo , jiāo bù lí mèng

孟,孟良。焦,焦赞。二人是宋代小说中人物,情同手足,某次战役中焦赞被捕,孟良以为焦必死,因而自杀。比喻同性间的友谊深厚,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

详细解释

进思尽忠退思补过

jìn sī jìn zhōng , tuì sī bǔ guò

在朝廷做官,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;辞官隐退时,就反省自己,以弥补过失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。一般作分句,指忠心为国

详细解释

福不重至祸必重来

fú bù chóng zhì , huò bì chóng lái

福不会接连而来,祸灾却会接踵而至。出自汉・刘向《说苑・权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福不会接连而来,祸灾却会接踵而至。

详细解释

好借好还再借不难

hǎo jiè hǎo huán , zài jiè bù nán

借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,以后要再借的时候也就不困难了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?这叫做好借好还,再借不难。借

详细解释

学而不厌诲人不倦

xué ér bù yàn , huì rén bù juàn

坚持学习而不满足,教导别人从不疲倦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厌:通“魇”,满足;诲:教

详细解释

运筹帷幄决胜千里

yùn chóu wéi wò , jué shèng qiān lǐ

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,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

详细解释

黄狸黑狸得鼠者雄

huáng lí hēi lí , dé shǔ zhě xióng

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,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秀才驱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取得好效果的方法

详细解释

同声相应同气相求

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, tóng qì xiāng qiú

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出自《易・乾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可分开

详细解释

豪厘之差将致千里

háo lí zhī chā , jiāng zhì qiān lǐ

指极其微小的差错,最终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出自《晋书・陶侃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。豪:通“毫”;厘:很小

详细解释

捉贼见赃捉奸见双

zhuō zéi jiàn zāng ,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

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出自元・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三折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。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指问罪

详细解释

路在人走事在人为

lù zài rén zou , shì zài rén wéi

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来的。指在一定条件下,事情的好或坏在于人的主观努力。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来的。指在一定条件下,事情

详细解释

窃钩者诛窃国者侯

qiè gōu zhě zhū , qiè guó zhě hóu

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胠箧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贬义。偷钩

详细解释

猩猩能言不离禽兽

xīng xīng néng yán , bù lí qín shòu

猩猩能说话,却仍是禽兽之性。比喻一个人光会说话,还不算是个人。用来讥骂人只会花言巧语,本性却像禽兽一样。出自礼记曲礼上。猩猩能说话,却仍

详细解释

一物不成两物见在

yī wù bù chéng , liǎng wù xiàn zài

指一件买卖不成功,但双方钱物仍在,没有损失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2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见:通“现”。

详细解释

余音绕梁三日不绝

yú yīn rào liáng , sān rì bù jué

形容歌声高亢、优美悦耳,余味无穷。出自战国・郑・列御寇《列子・汤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声音。余音:音乐的余味;绝:断。

详细解释

道不拾遗夜不闭户

dào bù shí yí , yè bù bì hù

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,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出自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》。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

详细解释

兵藏武库马入华山

bīng cáng wǔ kù , mǎ rù huà shān

兵器藏进武库,军马放入华山。指天下太平。出自北周 庚信《贺平邺都表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天下太平。兵器藏进武库,军马放入华山。

详细解释

千军易得一将难求

qiān jūn yì dé , yī jiàng nán qiú

指将才难得。出自元・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将才难得。 复制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

详细解释

群居终日言不及义

qún jū zhōng rì , yán bù jí yì

指整日在一起,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指整

详细解释

男大当娶女大当聘

nán dà dāng qǔ , nǚ dà dāng pìn

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。出自老舍《骆驼祥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口语。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。 复制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

详细解释

三尸乱爆七窍生烟

sān shī luàn bào , qī qiào shēng yān

形容人气愤到极点。出自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十八回:太师闻报,破了两阵,只急得三尸神暴跳,七窍内生烟。三尸: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

详细解释

百足之虫断而不蹶

bǎi zú zhī chóng , duàn ér bù jué

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同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”。出自唐・马总《意林》卷一。一般作分句、宾语,指坏势力等不容易被

详细解释

养儿代老积谷防饥

yǎng ér dài lǎo , jī gǔ fáng jī

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,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。同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。出自元・高明《琵琶记・牛小姐谏父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

详细解释

顺之者昌逆之者亡

shùn zhī zhě chāng , nì zhī zhě wáng

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太史公自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

详细解释

食不厌精脍不厌细

shí bù yàn jīng , kuài bù yàn xì

粮食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褒义,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。厌:

详细解释

有福同享有祸同当

yǒu fú tóng xiǎng , yǒu huò tóng dāng

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同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”。出自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,本想彼此提携,有福同享,有祸同当,不料他倒先来

详细解释

一日不见如隔三秋

yī rì bù jiàn , rú gé sān qiū

一天不见,就好象过了三年。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。出自《诗经・王风・采葛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。一

详细解释

自我得之自我捐之

zì wǒ dé zhī , zì wǒ juān zhī

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,又从我手里失去。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

详细解释

翻手是雨合手是云

fān shǒu shì yǔ , fù shǒu shì yún

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。出自元・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一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形容人变化无常。翻:反转;覆:反覆

详细解释

君子报仇十年不晚

jūn zǐ bào chóu , shí nián bù wǎn

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,等待时机再动手。出自《儿女风尘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君子:泛指品德高尚的人

详细解释

恩人相见分外眼青

ēn rén xiāng jiàn , fèn wài yǎn qīng

形容恩人见面,格外亲热。出自明・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・侯官县烈女歼仇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用于亲人朋友等。分外:格外;眼青:亲热

详细解释

再实之木其根必伤

zài shí zhī mù , qí gēn bì shāng

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,根必受伤。比喻过度幸运,反而招致灾祸。出自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再实之木根必伤,掘藏之家必有殃。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,根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