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的成语

共 289 个成语

礼记的成语有【徙善远罪】【敖不可长】【父母遗体】【毁方瓦合】【僾见忾闻】【饮食男女】【金石丝竹】【寝苫枕干】【学问思辨】【刑仁讲让】【毫厘千里】【一元大武】【大信不约】【先意承志】【加膝坠渊】【壹倡三叹】【拟非其伦】【倾耳而听】【年已及艾】【梁木其坏】【菽水之欢】【甘为戎首】【顺手牵羊】【廉而不刿】【天无二日】【丧明之痛】【不食之地】【加人一等】【师出有名】【亡国之音】【家天下】【学不躐等】【负手之歌】【放诸四海而皆准】【至诚如神】【乐极则忧】【敝盖不弃】【毙而后已】【东西南北人】【竭力尽能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礼记相关成语

徙善远罪

xǐ shàn yuǎn zuì

趋向善良,远离罪恶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经解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劝人为善。趋向善良,远离罪恶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经解》:“故礼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于

详细解释

敖不可长

ào bù kě zhǎng

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戒骄戒躁。敖:通“傲”,傲慢。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

详细解释

父母遗体

fù mǔ yí tǐ

人是父母所生,指自己的身体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自身。人是父母所生,指自己的身体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:“身也者

详细解释

毁方瓦合

huǐ fāng wǎ hé

毁去棱角,与瓦砾相合。比喻屈己从众,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。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,迎合世俗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儒行》。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一般作谓

详细解释

僾见忾闻

ài jiàn kài wén

仿佛看到身影,听到叹息。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对去世的亲人思念。僾:仿佛,隐约;忾:叹息。仿佛看到身影,听到

详细解释

饮食男女

yǐn shí nán nǚ

泛指人的本性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。一般作宾语,泛指人的本性。泛指人的本性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用法:联

详细解释

金石丝竹

jīn shí sī zhú

泛指各种乐器。也形容各种声音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宾语,泛指各种乐器。金:指金属制的乐器;石:指石制的磬;丝:指弦类乐器;竹:指管类乐器。泛指各

详细解释

寝苫枕干

qǐn shān zhěn gàn

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,子女卧草枕盾,表示时刻不忘报仇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,子女卧草枕盾,表示时

详细解释

学问思辨

xué wèn sī biàn

学习,追究,思考,分辨。指做学问要学习、探究、思考、分辨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学习,追究,思考,分辨。指做学问要学习、探

详细解释

刑仁讲让

xíng rén jiǎng ràng

以仁爱为准则,讲求礼让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刑:通“型”,式样,以为准则。以仁爱为准则,讲求礼让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

详细解释

毫厘千里

háo lí qiān lǐ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保傅》。一般兼语式,作宾语、定语。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

详细解释

一元大武

yī yuán dà wǔ

指古时祭祀用的牛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下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祭祀用的牛。指古时祭祀用的牛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下》:“凡祭宗庙之礼,牛曰一元大武。”用法:作宾语;指

详细解释

大信不约

dà xìn bù yuē

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信:诚实;约:盟约,条约。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

详细解释

先意承志

xiān yì chéng zhì

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

详细解释

加膝坠渊

jiā xī zhuì yuān

喜欢就抱在膝上,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。比喻用人爱憎无常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。喜欢就抱在膝上,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。比喻用人爱憎无常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壹倡三叹

yī chàng sān tàn

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出自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

详细解释

拟非其伦

nǐ fēi qí lún

指比拟不当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比拟不当。指比拟不当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下》:“拟人必于其伦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

详细解释

倾耳而听

qīng ěr ér tīng

侧着耳朵仔细听。出自《礼记・孔子闲居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仔细听。倾:歪,侧着。侧着耳朵仔细听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孔子闲居》:“倾耳而听之,不可得而闻也。”用

详细解释

年已及艾

nián yǐ jí ài

老年头发花白如艾。指已到老年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五十曰艾。艾:代指五十岁。老年头发花白如艾。指已到老年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五十曰艾。例子: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三

详细解释

梁木其坏

liáng mù qí huài

原指孔子把自己的死比作像栋梁的损坏。后用为对众人所敬仰的人之死的哀悼之辞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下》: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逍遥于门,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,梁木其坏乎,哲人其萎乎。原指孔子把自

详细解释

菽水之欢

shū shuǐ zhī huān

指供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奉养父母。菽:豆类的总称;菽水:指普通的饮食。指供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。 复制出处:西

详细解释

甘为戎首

gān wéi róng shǒu

甘愿作战争的主谋。指发动战争的人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处事。甘:情愿,乐意;戎首:发动战争的祸首。甘愿作战争的主谋。指发动战争的人。

详细解释

顺手牵羊

shùn shǒu qiān yáng

指顺手把羊牵走。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顺:方便。指顺手把羊牵走。比喻顺便利

详细解释

廉而不刿

lián ér bù guì

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。比喻为人廉正宽厚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聘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清廉。廉:廉洁;刿:割伤,刺伤。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。比喻为

详细解释

天无二日

tiān wú èr rì

天上没有两个太阳。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。比喻凡事应统于一,不能两大并存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坊记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只能有一个主宰力量。日:太阳,比喻君

详细解释

丧明之痛

sàng míng zhī tòng

古代子夏死了儿子,哭瞎眼睛。后指丧子的悲伤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丧子的悲伤。丧明:眼睛失明。古代子夏死了儿子,哭瞎眼睛。后指丧子的悲伤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不食之地

bù shí zhī dì

指不能耕种的土地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同“不毛之地”。不食:不生产粮食。指不能耕种的土地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:“我死则

详细解释

加人一等

jiā rén yī děng

超过别人一等。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。也指争强好胜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学问才能等超过一般人。加:超过。超过别人一等。比喻学问才能超

详细解释

师出有名

shī chū yǒu míng

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。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含褒义。师:军队;名:名义,引伸为理由。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

详细解释

亡国之音

wáng guó zhī yīn

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贬义。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

详细解释

家天下

jiā tiān xià

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,世代相袭。出自《礼记・礼运》。《汉书・盖宽饶传》:五帝官天下,三王家天下,家以传子,官以传贤。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,世代相袭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今大道

详细解释

学不躐等

xué bù liè děng

学习不能超越次第,应循序渐进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躐等:越级,不循原有序列。学习不能超越次第,应循序渐进。 复制出处:西

详细解释

负手之歌

fù shǒu zhī gē

喻指临终前的咏歌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於门,歌曰: ‘泰山其颓乎?梁木其坏乎?哲人其萎乎?’既歌而入,当户而坐。子贡闻之曰:‘泰山其颓,则吾将安仰

详细解释

放诸四海而皆准

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
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出自《礼记・祭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普遍性的真理。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

详细解释

至诚如神

zhì chéng rú shén

指精神所至,可以推知事物的发展变化,如同神仙一样。出自《礼记・中庸》: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。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;见乎蓍龟,动乎四体。祸福将至:善,必先知之;不善,必

详细解释

乐极则忧

lè jí zé yōu

好乐过度而不止,必生忧伤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好乐过度而不止,必生忧伤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乐极则

详细解释

敝盖不弃

bǐ gài bù qì

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爱惜物品。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下》:“仲尼之畜狗死,使子贡埋之,曰:‘吾闻

详细解释

毙而后已

bì ér hòu yǐ

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,至死才罢休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表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毙:倒下,死亡。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,至死才罢休。 复

详细解释

东西南北人

dōng xi nán běi rén

指居处无定之人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郑玄注:“东西南北,言居无常处也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游民。指居处无定之人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

详细解释

竭力尽能

jíe lì jìn néng

使出全部力气与能耐。出自《礼记・燕义》:臣下竭力尽能,以立功于国。竭:尽;力:力量;能:能力。使出全部力气与能耐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燕义》:臣下竭力尽能,以立功于国。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