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的成语

共 230 个成语

周易的成语有【确乎不拔】【智周万物】【顺人应天】【小惩大诫】【剥床以肤】【诲淫诲盗】【厚德载物】【革命反正】【振民育德】【见仁见智】【服牛乘马】【言不尽意】【二人同心】【动静有常】【进退存亡】【一朝一夕】【极深研几】【暑去寒来】【称物平施】【野处穴居】【勿药有喜】【能事毕矣】【引重致远】【物以群分】【尚虚中馈】【即鹿无虞】【章往考来】【难言兰臭】【书不尽言】【灭顶之灾】【阒其无人】【同气相求】【聪明睿知】【鼎新革故】【水火不兼容】【穴居野处】【总而言之】【微显阐幽】【探赜索隐】【不弃草昧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周易相关成语

确乎不拔

què hū bù bá

刚强坚决,不可动摇。出自《周易・乾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刚强坚决,不可动摇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乾》:“确乎其不可拔。”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例子:唐韩愈

详细解释

智周万物

zhì zhōu wàn wù

天下万物无所不知。形容知识渊博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天下万物无所不知。形容知识渊博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知周乎万物而道济

详细解释

顺人应天

shùn rén yìng tiān

同“顺天应人”。出自《周易・革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廷。同“顺天应人”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革》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,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

详细解释

小惩大诫

xiǎo chéng dà jiè

有小过失就惩戒,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惩:惩罚;诫:警告,劝告。有小过失就惩戒,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

详细解释

剥床以肤

bō chuáng yǐ fū

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。出自《周易・剥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痛苦之深。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

详细解释

诲淫诲盗

huì yín huì dào

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,招致别人来偷盗;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,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。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含贬义

详细解释

厚德载物

hòu dé zài wù

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。出自《周易・坤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厚德育人。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坤》:“《象》曰:地势坤。君子

详细解释

革命反正

gé mìng fǎn zhèng

变革天命,使之恢复正常。借指改朝换代。出自《周易・革》“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。”《公羊传・哀公十四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借指改朝换代。变革天命,使之恢复正

详细解释

振民育德

zhèn mín yù dé

指接济、帮助人民,涵养自己的德性。出自《周易・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振:通“赈”,救济。指接济、帮助人民,涵养自己的德性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蛊》:

详细解释

见仁见智

jiàn rén jiàn zhì

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对同一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。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

详细解释

服牛乘马

fú niú chéng mǎ

役使牛马驾车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用于人。役使牛马驾车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分句;

详细解释

言不尽意

yán bù jìn yì

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。多用于信的末尾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信末尾。言:说的话;尽:完全。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。多用于信的

详细解释

二人同心

èr rén tóng xīn

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,就会无往不胜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,就会无往不胜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

详细解释

动静有常

dòng jìng yǒu cháng

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。指行动合乎规范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行动合乎规范。常:常规,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。指行动合乎规范。 复

详细解释

进退存亡

jìn tuì cún wáng

前进、后退、生存、死亡。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。出自《周易・乾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各种处境。前进、后退、生存、死亡。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一朝一夕

yī zhāo yī xī

一个早晨;一个傍晚。指很短的时间之内。出自《周易・坤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否定句。一个早晨;一个傍晚。指很短的时间之内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坤》:“臣弑其

详细解释

极深研几

jí shēn yán jī

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钻研深刻、细致。研:研究,审查;几:细微。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

详细解释

暑去寒来

shǔ qù hán lái

盛夏已过,寒冬将至。泛指时光流逝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寒来,寒暑相推,而岁成焉。盛夏已过,寒冬将至。泛指时光流逝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

详细解释

称物平施

chēng wù píng shī

根据物品的多寡来平均分配。出自《周易・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称:通“秤”,计重;施:给予。根据物品的多寡来平均分配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谦》:“君

详细解释

野处穴居

yě chǔ xué jū

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。处:居住;穴:山洞。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上古

详细解释

勿药有喜

wù yào yǒu xǐ

祝贺人病愈。出自《周易・无妄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书面语。勿:不要。祝贺人病愈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无妄》:“无妄之疾,勿药有喜。”用法: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。

详细解释

能事毕矣

néng shì bì yǐ

原指天下之能事尽在《易经》之中。后指本领用尽了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。天下之能事毕矣。能事:擅长的本领;毕:尽。原指天下之能事尽在《易经》之中。后指本领用尽了。 复

详细解释

引重致远

yǐn zhòng zhì yuǎn

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。比喻抱负远大,能闯出新的天地,做出宏伟的业绩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有压力才会有动力。引:牵挽;致:达到。指负载沉重

详细解释

物以群分

wù yǐ qún fēn

见“物以类聚”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同类的东西聚合。见“物以类聚”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

详细解释

尚虚中馈

shàng xū zhōng kuì

指没有妻子。出自《周易・家人》。中馈: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,引伸指妻室;虚:空。指没有妻子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家人》:“无攸遂,在中馈。”例子:他是上年八八断弦

详细解释

即鹿无虞

jí lù wú yú

原意是进山打鹿,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,那是白费气力。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,必定劳而无功。出自《周易・屯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盲目从事,徒劳无功。原

详细解释

章往考来

zhāng wǎng kǎo lái

弄清过去,考察将来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彰往而察来,显微而阐幽。章:同“彰”,弄清;考:考察。弄清过去,考察将来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彰往而察来,显微而阐幽。

详细解释

难言兰臭

nán yán lán xiù

指气味相投的朋友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难言:谈不上;臭:味;兰臭:像兰花一样的香味。指气味相投的朋友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》:

详细解释

书不尽言

shū bù jìn yán

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多作书信结尾用语。书:书信。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

详细解释

灭顶之灾

miè dǐng zhī zāi

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。比喻致命的、毁灭性的灾难。出自《周易・大过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毁灭性、致命性的灾难。灭:淹灭;顶:头顶。像大水淹没

详细解释

阒其无人

qù qí wú rén

指空荡荡,没有一人。出自《周易・丰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空荡。阒:空。指空荡荡,没有一人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丰》:“窥其户,阒其无人。”用法:作谓语;指空荡。例子:噫

详细解释

同气相求

tóng qì xiāng qiú

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。出自《周易・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干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

详细解释

聪明睿知

cōng míng ruì zhī

形容洞察力强,见识卓越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夸奖人。聪明:聪敏有智慧。形容洞察力强,见识卓越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》:“古之聪

详细解释

鼎新革故

dǐng xīn gé gù

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现泛指除掉旧的,建立拳的。出自《周易・杂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破旧立新。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现泛指除掉旧的,建立拳的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水火不兼容

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

比喻二者对立,绝不兼容。出自《周易・说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补语,指两者关系不可协调。容:容纳。比喻二者对立,绝不兼容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说卦》:“故水火不相逮。

详细解释

穴居野处

xué jū yě chǔ

居住在山洞里;生活在原野上。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始的生活状态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。居住在山洞里;生活在原野上。形容人类

详细解释

总而言之

zǒng ér yán zhī

总括起来说(总:总括;归纳)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唐・孔颖达疏:“总而言之,皆虚无之谓也。”一般作分句,用于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。总括起来说(总:总括;归

详细解释

微显阐幽

wēi xiǎn chǎn yōu

谓显现微妙之处,阐明幽深之理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显现微妙之处,阐明幽深之理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

详细解释

探赜索隐

tàn zé suǒ yǐn

探究深奥的道理,搜索隐秘的事情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探究深奥的道理。探:寻求,探测;赜:幽深玄妙;索:搜求;隐:隐秘。探究深奥的道理,搜索隐秘的

详细解释

不弃草昧

bù qì cǎo mèi

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。用作谦词。出自《周易・屯》。草昧:原始,未开化。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。用作谦词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屯》:“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宁。”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