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离散,没有定居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家人离散,没有定居。荡析:离散。家人离散,没有定居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下》:“今我民用荡析离居
详细解释
指江河奔流入海。也比喻魇、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出自《尚书・禹贡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大势所趋。指江河奔流入海。也比喻魇、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。出自《尚书・旅獒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功败垂成。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
详细解释
既有作为,又有操守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守:操守。既有作为,又有操守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凡厥庶民,有猷有为有守。”用法
详细解释
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例子:《金史陈规传》:汉文帝承秦、项战争之后,~,天
详细解释
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朕志先定,询谋佥同。”
详细解释
指不遵从法纪命令,危害同族的人。比喻民族败类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方命:违命;圮族:危害族人。指不遵从法纪命令,危害同族的人。比喻
详细解释
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出自《尚书・舜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
详细解释
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。出自《尚书・君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明德:美德;惟:是;馨:散发的香气。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陈》
详细解释
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。出自《尚书・顾命》:弘济于艰难。弘:大;济:接济。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顾命》:弘济于艰难。
详细解释
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详细解释
心、膂、股、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,比喻亲近得力之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君牙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膂:脊骨。股:大腿。肱: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。心、膂、股、
详细解释
向东浸渍,向西覆盖。指范围逐渐扩大。出自《尚书・禹贡》: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暨声教,讫于四海。渐:浸渍;被:覆盖。向东浸渍,向西覆盖。指范围逐渐扩大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禹贡》:
详细解释
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“乃一德一心,
详细解释
旧时称平民百姓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无知的人。旧时称平民百姓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予视天下,愚夫愚妇,一能胜予。”用法:
详细解释
指口舌惹出是非。多用来劝戒别人说话要谨慎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惟口出好兴戎,朕言不再。指口舌惹出是非。多用来劝戒别人说话要谨慎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惟口出好兴戎,朕言不再
详细解释
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比喻少数服从多数。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
详细解释
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明察举荐并重用出身寒微的贤人。侧陋: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。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
详细解释
坐着等天亮。比喻心情迫切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上》。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;幸而得之,坐以待旦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坐等。旦:天亮。坐着等天
详细解释
古时吉祥的征兆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吉祥征兆。凤:凤凰,传说中的百鸟之王;仪:仪容。古时吉祥的征兆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箫韶九成,
详细解释
像婴孩一样哭啼不停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:启呱呱而泣。呱呱:婴儿的啼哭声;泣:小声哭。像婴孩一样哭啼不停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启呱呱而泣。例子:明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汝姊在我怀~。
详细解释
不骄傲自大;不夸耀自己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谦虚谨慎。矜:自夸;自大;伐:自我夸耀。不骄傲自大;不夸耀自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
详细解释
称帝王复位,重新掌权。出自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辟:国君。称帝王复位,重新掌权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“伊尹既复政厥辟。”用
详细解释
没有根据、无从查证的话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流言等。没有根据、无从查证的话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,弗询之谋勿庸。”用
详细解释
指受困于水灾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《后汉书・崔骃传》:人有昏垫之厄,主有畴咨之忧。昏垫:迷惘沉溺,指困于水灾;厄:苦难。指受困于水灾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
详细解释
比喻女人掌权当政。出自《尚书・牧誓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含贬义。牝鸡:母鸡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权当政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
详细解释
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中》。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归心》:念念随灭,生生不断。生生:中国哲学术语,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;不断:没有中断。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的略语。喻功败垂成。出自《尚书・旅獒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的略语。喻功败垂成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旅獒》:
详细解释
比喻不学之人,如面对墙壁而立,一无所见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孔安国传:“人而不学,其犹正墙面而立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一无所知。比喻不学之人,如面对墙壁
详细解释
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出自《尚书・金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,形容才能多方面。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
详细解释
贪恋歌舞、女色、钱财、私利。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。出自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货:指钱财;利:指私利。贪恋歌舞、女色、钱财、私利
详细解释
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出自《尚书・旅獒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珍:珍贵的;禽:鸟的总称。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旅獒》:“犬马非其
详细解释
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,子孙吉利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祝贺。康强:安乐强健;逢吉:遇到吉利。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,子孙吉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
详细解释
指纠正过失。出自《尚书・冏命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绳:纠正;愆:过失;谬:错误。指纠正过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冏命》:“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”
详细解释
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腐:腐烂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
详细解释
既诚敬又谦让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允:诚信;克:能够;让:谦让。既诚敬又谦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允恭克让。”用法:作谓
详细解释
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音乐。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
详细解释
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。一般兼语式,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“
详细解释
长时间地舞蹈,尽情地欢歌。形容生活奢靡,不务正业。出自《尚书・伊训》:敢有恒舞于官,酣歌于室,时谓巫风。恒舞:长时间地舞蹈;酣歌:沉湎于歌乐。长时间地舞蹈,尽情地欢歌。形容生活奢靡,不
详细解释
意思是刑罚要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。出自《尚书・吕刑》:刑罚世轻世重,惟齐非齐,有伦有要。世:当世。意思是刑罚要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吕刑》:刑罚世
详细解释